首先,我们从 AV 开始说起。
简单来说,AV 代表着 Audio and Video,也就是声音和图像,是组成电视、电影、视频等等的基本元素。
基本上,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,都可以称作为 AV。在传统 AV 架构中,大部分通过线缆和中继来进行传输,但是随着对传输距离以及清晰度要求的提高,传统 AV 架构不能再满足其需求。
而 AV over IP 通过互联网协议来进行音频及视频传输的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,原先的音视频信号接收器被变成了解码器、音频切换器变为了交换机。
在《有哪些事情「看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」?》中也有提及。

当然具体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,其中最为翘楚的两个是来自于广电领域的 SMPTE 2110(这里泛指 SMPTE 2110 及相关的协议栈)及专业 AV 领域的 SDVoE。
这两个技术的共同点都来自于它们的高转换效率,将 SDI / HDMI 中的 AV 信号,通过编解码,不进行压缩直接转化成 IP 数据包。这整个编/传/解的过程,不会给视频传输增加延时。
似乎看起来相近,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差别——
SMPTE 2110
SMPTE 2110 主要将 SDI 的 AV 信号转换成 IP,并且同时将音频、视频、数据三种信号进行区分,形成三种 IP 数据流。通过这样的技术处理,在传输的过程中,就可以分别对这三种信号进行处理。
当然因为三种信号的分开与重新合并,需要高精准的同步,因此 SMPTE 2110 也需要采用 PTP 协议来校准时钟,并且在网络中所有参与的交换机,都支持 PTP 功能,以确保所有音视频最后的同步转换。

SMPTE 2110 主要是为了解决三种信号的 IP 化传输与同步的功能,更多存在于广电应用场景,所以对于 USB、IR、RS-232 等数据、控制等功能的支持不佳。
此外,由于广电的专业属性较强,更多是采用专业设备来组成 SMPTE 网络,价格通常百万级别起步远超商用设备的范畴,对于功能的定制空间也几乎为零。

SDVoE
SDVoE 主要将 HDMI 信号以零延时、无压缩的形式转换到 IP 网络(10G)上。由于 HDMI 信号的特性,SDVoE 的数据中同时包含了音频、视频和数据,并没有将其分开成为三路数据流,而是合而为一。

相较于 SMPTE 2110 的较高专业性,SDVoE 提供了 4 种基本的工作模式供用户选择——
- Genlocking 模式
通过启用编码器和解码器的校准时钟,来保障视频源/目的之间的绝对零延时。对延时敏感的应用,如医疗微创手术室和视频现场直播,都可基于这个模式来保障视频的延时与同步。
- Fast Switching 模式
在多个视频源之间进行切换的时候,这个模式保障了快速的切换,零帧的丢失(不会出现黑屏),在指挥中心、现场直播等需要频繁切换的场景中特别适用。
- Video Wall 模式
用于将多个小画面拼接成一个大型视频墙,广泛应用于各种 LCD/LED 拼接墙。在投影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,也经常用于天幕、穹幕、球幕等 4D 影院的建设使用,将多台投影机的投影效果进行拼接。
- Multi-View 模式
适用于将一个大画面切割成若干小画面,也适用于视频开窗和画中画。在采用软件进行定义,再配合可视化 UI 界面之后,这个功能在各种直播节目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。

在这 4 种模式的同时,SDVoE 同时兼容 USB 的数据封装,甚至可将鼠标、键盘的控制数据加入 SDVoE 数据流,实现 KVM 的功能。
也兼容 IR / RS232 / 3.5 音频等数据源的接入,并以 API 接口的方式,供各类软件平台调用。
最后,在价格问题上,SDVoE 的民用特性较为明显,10 万左右的起步价一般的商业用户都能够承受得起。即使是大范围部署在大型的指挥中心及主题乐园,价格也是相当友好。

总结一下——
SMPTE 2110 与 SDI 的结合,在广电领域与专业应用上,毫无疑问是最适合的方案。
而 SDVoE 更适合饮用场景多样化的商业环境,例如体育场馆、演唱会、指挥中心 KVM 等等。同时具有 API 接口的方式,能够有着更多的想象。
相关文章
- ThinkPad x13 Gen1傲腾H10重装系统的麻烦(0)
- Win10系统电脑进入安全模式的四种方法,让你轻松应对各种问题(0)
- 【Python】修改Windows中 pip 的缓存位置与删除 pip 缓存(1)
- 记录问题解决的连接(0)
- ‘%s=%s’ % (k, v) for k, v in params.items(), ^ SyntaxError: Generator expression must be parent(0)